賽道巡禮-第127屆波士頓馬拉松(127th Boston Marathon)

運動賽事
發表於 2023/04/25 6,001 次點閱 4 人收藏 3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波士頓馬拉松賽道從Hopkinton開始,到Boylston Street結束,但途中有什麼?

(IT ALL STARTS HERE)

路線從Main Street開始,沿著135號公路穿過Ashland、Framingham、Natick與Wellesley,到達16號及135號公路的交匯處。繼續沿16號公路行駛,穿過Newton Lower Falls到達Commonwealth Avenue,在消防隊右轉進入Commonwealth(即30號公路)。


穿過Newton Hills,在Chestnut Hill Reservoir右轉進Chestnut Hill Avenue到Cleveland Circle,然後左轉進入Beacon Street,最後穿過Coolidge Corner。直行到Kenmore Square(這廣場離終點還有1 mile)後接續Commonwealth Avenue,右轉進入Hereford Street,最後左轉進入Boylston Street,往前約640公尺到達Copley Square附近的終點線。


接下來不是要講攻克賽道的配速策略或坡度變化比賽技巧,而是波士頓馬拉松賽道沿途我覺得有趣的點寫出來,讓各位看看。如果身為跑者的您來美國波士頓,不妨賽前租車踩點或賽事當天看好看滿!


讓我們從起跑區開始帶著大家實際走訪一遍沿途會經過的景點


◆ the Athletes’Village at Hopkinton Middle School(校車巴士前往的選手村)

◆ Boston Marathon Start Line(起跑線)

起跑區0km

George V Brown Statue(鳴槍者)

George V. Brown 1905至1937年,擔任波士頓馬拉松賽的鳴槍手長達33年。

這座雕像由Michael Alfano雕刻,於2008年獻給George V. Brown。


Dick & Rick Hoyt Statue

雕像所在地址:8 Ash St, Hopkinton


對三鐵有興趣的跑友,應該都聽過這對父子檔的故事(下略五百字…),由父親(Dick Hoyt)推著腦性麻痺的兒子(Rick Hoyt)跑的兩人一共跑了32次波馬。2013年波馬贊助商邀請藝術家Mike Tabor將2人的比賽模樣鑄成銅像。2021年3月父親Dick Hoyt離世,這段讓所有人都感動的故事雖告一段落,父子二人的精神將永遠留傳。


The Girl Who Ran-1966年首位自行跑完波馬的女跑者Bobbi Gibb

先前google的資料是2021年26.2基金會委託曾就讀於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並擁有雕塑背景的Bobbi Gibb本人擔任創作。雕像現放置在Main St和Hayden Rowe拐角處(距離起跑線後方約80碼)。但我在拐角處的四個路口遍尋不著,尋問路人也沒人知道。也或許是非永久性展示,如果看到這篇網誌的您知道確切位置,請留言告訴說。

(可愛的路人們-傅仕熙攝)

雖找不到雕像在哪?Bobbi Gibb的故事還是值得一提,Bobbi Gibb為了爭取女性也能夠參加馬拉松(當時全世界的長跑賽事均拒絕女生參加),1966年在賽事當天起跑時混入人群之中,雖在中途被發現,但最終以3小時21分40秒衝過終點,成為史上第一位完成波士頓馬拉松的女性跑者(30年後主辦單位才認可她為當年的女子冠軍)。


從起跑區沿著135號公路前進Hopkinton→Ashland(1.90Mi/3.06km-4.95Mi/7.97km


最開始的1.6 km是全程路線中最陡的下坡路段,下降了130英尺(約40公尺)。


The Spirit of the Marathon-1.1 mile(1.77 km)在左側有Stylianos Kyriakides雕像

Stylianos Kyriakides是位曾在波士頓馬拉松中獲得冠軍的希臘人,卻因他顛簸的一生而為世人傳頌。年輕時便因家境貧困在外工作,最後在英籍醫生Dr. Cheverton家落腳當幫傭。Cheverton鼓勵當時才22歲的Kyriakides開始跑步,不僅送他跑步裝備,更當起跑步教練,還教他說英語。不久,Kyriakides便在大賽事中拿下一千五、五千、一萬、兩萬公尺的冠軍,充分展現他的長跑長才,也代表希臘參加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隨後參加了波士頓馬拉松,但卻因為穿新鞋參賽導致受傷,回到希臘後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幸運地在德軍的佔領中活下,卻又遇上了希臘內戰,命運相當多舛。


1946年,Kyriakides二度參加參加波士頓馬拉松。據當時新聞報導,比賽進到尾聲,在終點前他仍只能跟在第一名Johnny Kelley的後頭望其項背,此時此刻一位在觀眾群中的老者忽然大喊「為了希臘,為了你的孩子(For Greece, for your children!)」,他便奮起超越Kelley,以2小時29分27秒奪冠。Life雜誌甚至報導,Kyriakides在跨越終點線時喊著「為了希臘!」


為了紀念Stylianos Kyriakides的經歷與精神,波士頓馬拉松在起點附近豎起一座「The Spirit of the Marathon」雕像。


戴著印有“Golden Strong”圍脖的狗狗-2.5 mile(4 km)

為了紀念2023年2月因癌症過世的人氣狗狗Spencer(2014至2022年這9年間不論晴雨於賽事當天用嘴叨著“Boston Strong”的旗幟,為跑者加油打氣),戴著印有“Golden Strong”圍脖的狗狗們向Spencer致敬。圍脖的一部分收益將捐贈給Morris動物基金會對黃金獵犬癌症的研究。


Ashland clock tower(亞什蘭鐘樓)

3 km後會到達1897至1923年的波馬起點Ashland。Ashland又被稱為「鐘鎮」,因為1916年發明電子鐘的Henry Ellis Warren曾住在這小鎮。6 km多的Ashland clock tower也是路線中的地標之一。


→Framingham(4.95Mi/7.97km-7.52Mi/12.11km)→Natick(7.52Mi/12.11km-11.72Mi/18.87km

 

Framingha Train Depot(Framingha火車站)

約10.5 km左右有個牛排館,該建築竣工於1885年,當時是個小火車站。它有個波馬小故事,1907年時,選手跑到這時恰巧遇到經過的貨運火車,選手也只能等火車通過才能繼續跑XD


→Wellesley(11.72Mi/18.87km-15.93Mi/25.65km)→Newton(15.93Mi/25.65km-21.35Mi/34.37km


Wellesley Scream Tunnel(尖叫隧道)

有著很炫超酷名字的「尖叫隧道」不是真的隧道,而是20 km左右在Welleslsy College(衛斯理學院)附近的這段路,有許多女學生高舉「Kiss me, I’m single」等標語海報在賽道兩旁大聲地吶喊,跑過時彷彿置身在產生回音的隧道裡。


相信這段路會讓許多男跑者精神為之振奮!筆者停下來跟女大生自拍,沒想到她就大方地親吻我的臉頰(大家鐵定不相信,冤枉啊~我現在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到達135與16號公路的交匯處,沿16號公路,穿過Newton Lower Falls到達Commonwealth Avenue,在消防隊右轉進入Commonwealth(即30號公路)。


Newton Fire Department(約28.3km左右)

→Newton(15.93Mi/25.65km-21.35Mi/34.37km


Johnny Kelley Statue-波馬傳奇跑者的雕像(約31.2km左右)

還記得前面提到1947年希臘人Kyriakides二度參加參加波士頓馬拉松時超越的John Kelley嗎?他也是一號響叮噹的人物。


Wikipedia維基百科上是這麼介紹他的

John Adelbert Kelley (September 6, 1907 – October 6, 2004) was an American long-distance runner who twice represented his native country at the Summer Olympics, in 1936 and 1948, and competed in the Boston Marathon over 50 times, winning in 1935 and 1945.


開車經過時不方便停車所以心想等賽事當天再拍,但賽事當天跑到實在嫑嫑的,經過50公尺時才想起要補拍,但我實在不想再回頭了啦!(雕像圖片請自行google)


Heartbreak Hill Running Company 跑步用品店(約32km左右)

Heartbreak Hill(心碎坡)

享受過「尖叫隧道」英雄般的歡呼後,準備好迎接波馬賽道最艱巨也著名的挑戰「Heartbreak Hill(心碎坡)」。Boston College(波士頓學院)前的心碎坡位於32-33 km處,一條600公尺左右的上坡,這也是全程最後一個長距離上坡。因為正處於30公里後的撞牆期,心碎坡是不小的挑戰。熱情的觀眾則會早早在賽道上用粉筆畫上各種有趣的圖案,比如一顆「心碎」的心或一些標語來鼓勵選手咬牙撐過這一段。

而心碎坡跟Johnny Kelley也有關


很多人以為心碎坡單純是因為賽段難而命名,其實關於心碎坡,還有這樣一個故事。1936年波士頓馬拉松,冠軍爭奪者Kelley在追上Ellison 'Tarzan' Brown時,友好地拍了下Brown的肩膀,不料Brown受到這一動作的觸動,卯足了勁將Kelley甩在身後,最後以2:33:40的成績取得了冠軍。而Kelley僅獲得第五名的成績。在之後的採訪中,Kelley表示這讓他心碎不已,著名的「心碎坡」因此得名。


跑者木頭雕像-我不知這個雕像的名字,如果有人知道請在下方留言(約32.8km左右)

雕像所在地址:470 Commonwealth Ave

跑者木頭雕像,是用整個樹幹雕出來的,位在心碎坡前,跑者彎曲膝蓋下方還特別刻了個碎裂的心。


連熱愛長跑的知名作家村上春樹,也在1990至1993年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時寫的隨筆散文集《終於悲哀的外國語(やがて哀しき外国語)》中,於第一章中描述自己1992年第二次參加波士頓馬拉松面對心碎坡與Hopkinton的心得與感想。


--------------------------------------------

    一九九二年的波士頓馬拉松在四月二十日「愛國日」那天舉行。繼去年之後,我是第二次參加這個著名的馬拉松大會的跑步。春天的波士頓、秋天的紐約市,這兩個馬拉松大會,對我來說是美國生活中最大的樂趣之一(之二)。因為日本電視也經常做實況轉播,所以我想可能有很多人看過,不過波士頓馬拉松和一般有折返的來回路段跑法不同,而是和紐約市的馬拉松一樣,屬於從一個地點跑到另一個地點的單程路線跑法。出發點在波士頓郊外一個叫做 Hopkinton 的小城,終點在波士頓市中心。而且在跑完三十公里左右之後,在你開始心想快要接近終點時,就可以看到波士頓的名勝地「心碎丘」(Heartbreak Hill)。雖然這地名有一點誇張,不過實際跑起來時,不是開玩笑真的是很陡峭的斜坡。雖然翻越山丘本身並沒有多辛苦,不過在越過之後反而辛苦。因為只要翻過、克服這個山頭之後就沒有其他斜坡了,所以這個斜坡務必要耐著性子熬過去,一面這樣鼓勵自己一面鼓足勇氣爬上坡道。而就在剛剛喘過一口氣,哇,心想接下來只要一路跑過平坦的路面直達波士頓市中心就行了時,不料像埋伏在那裡似的疲勞感竟突然咚的一口氣壓過來。


    這疲勞感,以人來打比方,就像四十歲的厄年一樣。越過了二十歲代、三十歲代之後,總算要鬆口氣時,卻忽然咚的來個措手不及(話雖這麼說,沒經驗的人恐怕無法理解)。進入市區之後稍微緩和一點的斜坡——那斜坡不管坡度或距離,都無法跟「心碎丘」相比——感覺卻像拷問一樣的難熬。去年是這樣,今年還是一樣。尤其今年從一開始起跑氣溫就逐漸上升,體力的消耗相對激烈。時間也比去年慢了七分鐘,總共跑了三小時三十八分。因為道路狹小,每年從出發地點開跑時都非常擁擠,從起跑的號聲響起開始,到實際跑起來就要花掉五分鐘以上,如果把這個算在內的話,對我來說還算是馬馬虎虎的時間。


    不管怎麼說,總之我們從波士頓搭上跑者專用的巴士到起跑點的城鎮。然後在這裡等待起跑的號聲。人口大約兩千五百人的郊外小城,從美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國忽然湧進八千人左右的熱心跑者,這些跑者在兩三小時之間充滿了城裡。可以說名副其實的節慶熱鬧氣氛。 Hopkinton 這地方說起來是一個美國到處可以看到的都市近郊的住宅區,從外地人的眼光看來,沒有任何值得特別一書的地方。有一所教會、一所高中、一個消防署、一條短短的主要大街。街上有加油站、酒吧、房地產仲介公司、花店。大街到了盡頭之後,接著就是一排排有庭園的獨棟花園住宅無止盡地延伸出去。花園住宅看來都整理得很好,草坪也修剪得很漂亮。不過那裡也沒有任何足以刺激想像力的可看要素。既沒有引人側目的豪宅,也沒有引人注目的骯髒房子。簡直就像以不引人注意,當成人生最高美德似的,排列著這樣的房子。如果不是因為從波士頓市到這裡正好二十六英里 (四十二公里)這樣單純的理由,因此被選為波士頓馬拉松的出發點的話,這個叫做 Hopkinton 的小城恐怕除了當地的居民之外,不會引起任何人注意吧--或許這本來就是這個小城的希望也不一定--只是像在打瞌睡似的繼續存在著而已。

-------------------------------以上節錄自《終於悲哀的外國語(やがて哀しき外国語)》


→Boston College(33.6 km)→Brighton(35 km)→Brookline(22.45Mi/36.14km-24.70Mi/39.77km


Boston College(波士頓學院)

地處美東的波士頓是一個極富文化氣息、學術風氣極盛的城市。坐落於這城市的大學也就占盡了很多先天的優勢。歷史感這東西都是慢慢積累出來的。綜合位列2023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美國大學排名第41位,2021 QS美國大學排名第20位,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62位,2023 QS世界大學排名第108位,2022 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65位的波士頓學院就位於心碎坡附近,而在Charles River對岸,則還有麻省理工、哈佛等超一流學府,這些都是波士頓值得一去的地方。


The Fall-以子宮圖案呈現的紀念碑是以Kathrine Switzer 1967年被攔阻的事件為創作靈感。約22 miles處(35.4 km)

(我沒找到這紀念碑,或許是非永久性展示,圖片就引用自網路上

https://dumbrunner.com/news-blog/2018/4/10/monument-on-boston-marathon-course-marks-exact-spot-where-kathrine-switzers-uterus-fell-out)


前面有提到1966年Bobbi Gibb混入人群之中完賽,開啟波馬女性平權意識。當時的社會普遍認為女性在體能上不可能跑馬拉松,甚至傳聞「女性跑步可能會讓子宮掉出來」。


1967年,年僅20歲的Kathrine Switzer用中姓化名K.V. Switzer報名只准許男姓參加的波士頓馬拉松,順利拿到「261」號碼布。在教練Arnie Briggs和男友Thomas Miller陪伴下參賽,賽事當天不只觀眾鼓譟怒罵,在跑至4英里(約6.4公里)時賽事總監Jock Semple還衝進跑道阻撓,想撕下她的號碼布,幸好她的男友及教練強行推開了Semple,她才得以脫身,並最終以4小時20分的成績完賽,成為首位掛上號碼布完賽的女性(1967年Bobbi Gibb仍舊有參賽,只是她並沒有透過化名方式報名取得號碼布,她的成績大約是3小時20分)。

(截圖自 youtube)

Switzer回憶當時心境:「我知道如果我放棄,沒有人會相信女性可以跑這麼長的距離,也沒有人會認為女性值得參加波士頓馬拉松。他們只會認為我是個小丑,認為女性闖入她們根本沒有能力的活動。我對跑步很認真,我不能讓恐懼阻擋我。」


1972年,波士頓馬拉松正式開放女性跑者參賽(1967年企圖扯下號碼布的Semple也是幕後推手之一)。1975年Switzer參加波馬時拿下個人最佳成績→2小時51分33秒,奪下當年女子第二名。


2017年為了慶祝女性參與波士頓馬拉松50週年,在波馬舉辦前夕,B.A.A.也正式宣布將「261」號正式退役,波馬未來不會再有261號的號碼牌,以此來紀念她1967年的創舉。

(圖片來源:美聯社)

當時70歲的Switzer也為她的慈善組織「261 Fearless」(2015年,Switzer與她的朋友Edith Zuschmann共同創立,希望透過提供女性教育與跑步的機會讓女性發現自我價值,並且掌握自己生命的方向)舉辦籌款活動,再度穿上「261」號參賽。過程中她數度停下與路人合照、接受訪問,僅以4小時44分31秒完成42.195公里的馬拉松。


Switzer接受CNN訪問時表示:「50年前在波士頓街頭發生的這件事,徹底改變了我和其他人的人生,今天的比賽是在慶祝過往的50年,我相信接下來的50年會越來越好。」


→Boston(40 km)→Copley Square(42.195 km)

波馬終點設在Copley Square前,正前方是美國最大的城市公共圖書館→波士頓圖書館。圖書館建於1895年,它的對面就是著名的三一教堂(Richardson's Trinity Church),不遠處是波士頓藝術博物館(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每年賽事前工作人員會為波士頓馬拉松的終點線噴上新漆,更新舉辦數字。這兒也是跑步愛好者必去的地標。


Boston Marathon Survivor Memorial-26 miles處(41.9 km)

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在靠近終點線的爆炸案,導致三位平民(當時29歲的Krystle Campbell、23歲的中國留學生呂令子和8歲的Martin Richard)與兩位警官(麻省理工校警Sean Collier及波士頓警官Dennis Simmonds)逝世。


2015年,逝世者的家人與市府官員會面,討論如何紀念和緬懷他們的逝者親人。這些家庭選擇了曾為波士頓創作過雕塑的Pablo Eduardo來創作。

2019年在悲劇發生地點設置了由花崗岩(石材分別來自Spectacle Island【Campbell十幾歲時曾工作過的兒童營地所在地】、Franklin Park【Richard在那裡住了八年】及波士頓大學的一座橋【呂令子去世時是波士頓大學的一名研究生】)製成的紀念碑,旁邊還有17至21英尺高的青銅柱及兩棵櫻花樹(櫻花正好在每年波馬前後期間開花)。


波馬爆炸案發生10週年,很推薦您花時間看完Netflix 4月上映的《全美緝兇: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American Manhunt:The Boston Marathon Bombing)紀錄片,能更深入地了解發生背景、調查過程與行兇動機,希望跑者、波士頓市民與遊客都能反思並記住這一天及逝去的生命。


關於波馬賽道景點及其背後故事的簡單介紹就寫到這,希望您會喜歡。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